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

【衛教宣導】吃藥要記得配溫開水喔!

 「吃藥要記得配溫開水喔!」這是藥師在發藥時常說的小叮嚀。所謂的溫水,大約是從室溫25℃到不超過體溫的37℃之間。但民眾常會忘記或求一時方便,直接以茶、果汁等飲品服藥。這不僅會影響療效,還可能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的機率。食藥署提醒民眾,除非藥品有特別標示,否則服藥時仍應配服溫開水為主。

服藥時,不能不知的藥品交互作用

日常飲食中,很容易因一時不慎發生藥品交互作用,食藥署叮嚀民眾在服藥時應多加注意且避免以下情形 :

一、酒精

服藥期間應避免飲酒,因為酒精除了可能影響藥效,還可能增加副作用。例如:酒精會增加胰島素降血糖作用,導致低血糖的風險、增加止痛藥acetaminophen肝毒性風險、增強安眠藥中樞神經抑制作用,更會與抗生素、血壓藥等產生交互作用,甚至可能因嚴重低血壓、低血糖而導致休克。

二、葡萄柚或柚子

葡萄柚或柚子中含有抑制肝臟代謝酵素的成分,可能影響某些藥品的代謝,使其在血中濃度增加,提高不良反應發生率,甚至產生嚴重副作用。可能影響的藥品包括 : statin類降血脂藥、免疫抑制劑、鈣離子通道阻斷劑這類降血壓藥等,若正在服用上述藥品,應避免食用。

三、紅麴、納豆

紅麴和納豆具少量降血脂功能的成分,在服用降血脂藥品時若大量攝取,可能會使藥品在血中濃度增加而導致副作用產生,像是橫紋肌溶解,嚴重甚至會導致腎衰竭,應避免併用。

四、含咖啡因的飲品

咖啡、可樂、茶等含有咖啡因,會增加氣管擴張劑的作用,且降低安眠藥的效果。當服用某些種類的抗生素、避孕藥、降血壓藥或抗心律不整的藥品,會降低咖啡因的代謝,使體內咖啡因濃度增加,進而提高咖啡因副作用的發生機率。

食藥署提醒,若是不知道自己的飲食是否會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,除了在領藥的當下可詢問藥師,也可利用住家附近的社區藥局進一步詢問,藥師都會給予最適切的諮詢和用藥指導。

原文引用自:藥物食品安全週報

【親子教養分享】孩子必備的12項生活技能

文章出處: 未來family
 學習類  

升上國中後是全新的階段,不僅心理層面上,學習上也漸漸邁向獨立的過程。 

整理書包和書桌 

每天放學後整理自己的書包,把要簽名的單子、聯絡簿,以及沒吃完的早餐或點心拿出來,並準備好隔天上課要帶的東西。另外,書桌整理乾淨,也才能好好念書。 

設鬧鐘、自己起床,規劃時間 

能夠安排、規劃時間,最基本的是能夠設鬧鐘、自己起床;有時間感,知道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,安排複習功課、休閒、運動的時間。「上了國中之後,很多事情都要靠自己規劃,可以練習做大一點、長一點的時間規劃,自主學習想學些什麼。 」

 

生活類  

 

能簡單地餵飽自己 

大人不在、肚子餓時,能夠弄簡單地東西吃,像是泡麵、用電鍋蒸個包子之類的,不會燙傷自己。「最基本的,分得清楚電鍋和電子鍋不一樣,會用電鍋蒸熟食物。」進階一點的,會開瓦斯爐,煎荷包蛋和葱油餅、炒飯、煮水餃等。 

會洗碗、餐盒和水壺 

洗碗是很基本的家事,放學回家至少會清洗自己的餐盒。很多孩子的水壺都是媽媽幫忙清洗,並裝水,「孩子不知道水壺要洗,尤其是一些配件不拆下來洗的話,會有黴菌滋生。」

知道基本家電的使用方法 

像是電鍋、電子鍋兩種家電不同的用法;用烤箱時,注意高溫、不要燙傷自己。另外,微波爐有一些使用限制,包括:鐵製、金屬、塑膠材質如鐵製便當盒、鑲金邊的盤子等,不可以微波;整顆雞蛋微波的話會爆開,即使是滷蛋也會變爆蛋。

 

 

6 洗、曬和摺衣服 

會操作洗衣機,知道要放多少洗衣精或洗衣粉,將深色、淺色衣服分開洗,貼身衣物和襪子也要分開洗。

有孩子脫衣服時,會將長褲、內褲、襪子全捲在一起,直接丟進洗衣機,曬衣服時隨便一掛,襪子、內褲捲在長褲裡,還以為不見。「這些事唯有孩子實際去做了,才知道衣服、襪子不好好脫下來並且翻面,洗曬時有多麻煩。 」

 

 

整理房間 

能好好整理自己的房間,每天起床花2、3分鐘整理床單、摺被子,整個空間看起來乾淨清爽。 

做垃圾分類 

知道如何做垃圾分類和丟垃圾,家裡的垃圾是垃圾車定時定點來收,或是大廈有集中的垃圾放置區。 

 

 

自己上、放學 

若是跨學區念國中,不像小學走路就能到學校。知道從家裡到學校之間可以走哪些路線,或是可以搭幾路公車或捷運等,不會坐錯或是反方向。 

上學途中可以試試走不同的路線,還能認識住家附近的社區環境,腦海裡有具體的社區地圖,知道哪裡有診所、公車站、警局、郵局等。   

10 搭乘大眾交通工具 

青少年不乏跟同學出去的機會,一定要學會怎麼搭大眾運輸工具,如公車、捷運、火車和高鐵等。甚至能夠規劃、安排出遊的路線和交通方式;如果迷路或是遇到突發狀況的話,敢開口問人、尋求協助。 

 

經濟類 

11 管理零用錢 

對金錢有正確的概念,能夠管理自己的零用錢,知道錢都花到哪裡去。尤其現今塑膠貨幣如悠遊卡,使用很方便,花錢時可能沒有什麼感覺,容易過度消費,最好養成記帳的習慣。 

12 自己去買東西 

消費時,能夠清楚地表達自己想買什麼東西,表達順暢無礙。若能進一步貨比三家、比較哪裡買最划算,懂得聰明消費更好。 

2022年11月15日 星期二

【學生輔導、親師合作】說建造人的好話

 


隨著年級愈高,學生說粗話的頻率似乎也愈高。
脫口而出的粗話,似已成為同儕間的共同語言,甚至是口頭禪。
沒有性別的分際、成績高低的分別,說粗話,隱密的、普遍地在高年級學生間流傳。
針對學生說粗話行為,我們通常的處理策略如下:

一、平常心看待,了解原因,對症下藥:
導致學生說粗話的因素很多,歸納原因是生活環境模仿、次團體耍酷取得他人認同、情緒表達讓~自己舒暢。除卻大眾傳媒、網紅的不良示範外,長輩的言教常是主因。老師曾經處理一位學生說髒話的問題時,發現孩子的行為係模仿自父親,於是她主動打電話和父親聯繫。
父親得知後,立刻收斂言行,孩子也因為害怕被父親處罰,不敢再說粗話。
找出原因,對症下藥,師親合作,是矯治學生說粗話的良方。

二、認清事實,釐清來源,了解涵義,主動改正:
大多數學生說粗話的目的多為譁眾取寵,獲取同儕認同,但甚多時候並不了解粗話的含意。
老師處理孩子口出粗話時,先是詢問孩子對於這句粗俗話語的了解程度?用意?對象?
如果孩子並不認為這是句粗話,老師會請孩子心平氣和、好好的說話,
在說話時,要有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……」這些有涵養的詞彙。

三、緊迫盯人,勿枉勿縱,持平、正向的,並感謝家長給老師教學空間
專家認為,好習慣的養成,需要重複練習二十一次以上。所以糾正學生說髒話的行為,需賴老師不斷地叮嚀和督促。管教標準不但要前後一致,態度更不能搖擺不定,學生才能有確切的依循標準。老師對於糾正學生說髒話一事,從不鬆懈。雖然學生沒有受到懲處,但是他們心知肚明,自己的行為時刻都受到檢視,必須時時警覺。

四、正向思考,口說好話:
錯誤的行為除需糾正外,更需輔以正面的引導,因為談吐會決定自己的命運,
說好話是祝福自己和別人,說壞話則是詛咒自己,命運就會跟著嘴巴走。

五、幽默化解,態度堅定:
當學生情緒化地處理人際關係時,總容易說出不入耳的字眼,
以幽默化解火爆,讓雙方降溫後再進一步處理,反倒比當頭棒喝來得有效。

當聽到對方說髒話罵人時,請先深呼吸,冷靜下來。罵髒話的同學也自知理虧,無戲再唱。
誠如國小低年級小朋友在遊戲時常說的打油詩,
「罵別人就是罵自己,別人不會再理你,如果掉入大河裡,別人很難去救你。」
  網紅常說,思想影響行為,行為造成習慣,習慣形成個性,個性關係命運。
面對學生說粗話的行為,學校端會予以導正,尤其在同儕認同的年紀,更容易蔚為風氣,
故習氣的改正,需要家長的支持、配合與協助,
讓老師能有更多的愛心、耐心,不斷找尋適切的方法,化濁流為清流。